权力升级,英国内政部紧急扩权,警方获准镇压“重复抗议”
规模不断扩大,参与人数众多,且在一些抗议中出现了极端行为,诸如阻断交通、破坏社会秩序等情况,使得城市的正常运转受到了极大冲击。
规模不断扩大,参与人数众多,且在一些抗议中出现了极端行为,诸如阻断交通、破坏社会秩序等情况,使得城市的正常运转受到了极大冲击。
说起TikTok这个平台,大家平时刷刷视频解闷儿,顺手点个赞转发,可谁想到它在巴以冲突这种大事上,也成了舆论的风向标。最近美国一份报告直戳痛点:平台上支持巴勒斯坦的帖子居然是
这不是纸面游戏。哈马斯将以约二十名仍在世的以色列被扣押者,置换近两千名巴勒斯坦在押者,作为结束加沙战事的第一阶段。比例震撼,但并非毫无先例;在中东议题上,政治权衡常常压倒数字的直觉。更关键的是,附带条款涉及撤出军队、人道物资准入、以及停火机制的落地,这些环节才
当地时间10月10日,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、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(杰哈德)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(人阵)发表联合声明,称拒绝任何“外国监护”加沙地带,并强调加沙地带治理纯属巴勒斯坦内部事务。
今天(10月10日),2025“丝路大V北京行”活动在通州区启动,本次入选的10位大V来自埃及、阿尔及利亚、科威特、巴勒斯坦、沙特阿拉伯、巴林、黎巴嫩等7个阿拉伯国家,涵盖旅行创作、思想探索、公益知识、时尚生活、新闻传播等多元领域,兼具粉丝影响力与文化传播潜力
足球迷与部分专家指责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奉行双重标准——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两年间,两大机构未采取任何行动;而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,它们却迅速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。
终于,传来了一个听起来像“和平”的消息:加沙停火。特朗普在“真实社交”上亲自宣布:以色列与哈马斯签署了他提的“20点计划”第一阶段协议。媒体纷纷高呼“历史性时刻”。可问题是,过去两年我们听过多少次这种“历史性时刻”?然后呢?一周后,炸弹又落下。
这场持续两年的冲突已导致超过6万7千名巴勒斯坦人丧生,对中东地区格局带来深远影响,甚至演变为牵涉伊朗、也门与黎巴嫩等多方的区域矛盾。
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有一天,你的家被炸成废墟,孩子在血泊中哭喊,母亲抱着尸体跪地哀嚎,而全世界却说:“别激动,要理性。”
10月7日,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场活动中重提2000年以巴和平谈判细节,引发广泛关注。他透露,当时一份协议几乎满足了巴勒斯坦所有领土要求——约旦河西岸96%的领土,再加上以色列境内4%的土地由巴方自行选择,甚至包括在东耶路撒冷建立首都。
一提到巴勒斯坦,你想到的是什么?是冲突与难民?还是无尽的破坏与伤痛?若告诉你,这片土地上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、数十家上市公司,甚至有高科技园区,你会不会觉得与印象中的巴勒斯坦有所不同?
“民主网络安全”的报告数据显示,今年9月,TikTok上每出现1条支持以色列的视频,就对应着17条支持巴勒斯坦的视频。研究通过分析TikTok用户自主添加的话题标签得出结论,并表示这一比例与该机构近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。
今年夏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,我几乎是偶然间加入了一场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。当我穿行市中心拐过一个街角时,整条街道瞬间被呐喊声、旗帜和裹着凯菲耶头巾的人们所充满。有人问我来自哪里,在我脱口而出“巴勒斯坦”的瞬间,人群用一声呐喊作为回应:“自由巴勒斯坦!”那一刻,我
这意味着,尽管政府层面做出了政治承认,但加拿大媒体在报道中还是会避免广泛使用“巴勒斯坦国”这一称谓,可谓是外交表态与新闻实践之间的显著落差。
2023年10月7日,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发动了一场名为“阿克萨洪水”的全面军事行动。行动开始后,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,袭击了加沙地带附近的以色列定居点,并俘获了大量以色列士兵和平民。
以色列日前强行拦截向加沙运送人道物资的“全球坚韧船队”,扣留171人并在10月6日遭以方驱逐出境,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瑞典“环保少女”,21岁的格蕾塔·通贝里。
船长皮埃尔・勒梅尔的指节因紧握舵盘而泛白,雷达屏幕上密集的光点连成一片,那是由40多艘民用船只组成的“全球坚韧船队”或者“全球萨穆德船队”(Global Sumud Flotilla),船上搭建着497人,来自46个国家,包括瑞典“环保少女”格蕾塔·通贝里、南
而因为介入到双方的停火中,特朗普之前提出的问题更是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。事情也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,因为他的介入就轻易结束。
当地时间10月3日,哈马斯突然表示有条件地接受特朗普关于加沙实现和平提出的“20点计划”,这确实是动荡中的一线希望,至少表面上如此!
2025年10月4日,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,一群举着巴勒斯坦国旗的人从站台涌出,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“停止种族灭绝”,红色字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。